第(2/3)页 “放心吧,毕竟是在广陵地盘,他们不敢拿我怎么样的。”杜蘅拍了拍李碧莲肩膀。 李碧莲看了元嘉一眼,说道:“我立即就去兵曹,让司兵参军事派一队人马去广陵驿馆,要是杜蘅出了什么事,你们一个人都逃不出广陵!” 元嘉冷笑道:“驿馆就是你们广陵的驿馆,驿卒都是你们的人,放心,伤不了杜公子。” 随即,杜蘅便跟随元嘉等人去了一趟广陵驿站。 东跨院之中。 钟神秀看到杜蘅,神色显然很不好看,但他还是压制住了怒火,说道:“杜公子能来,老夫感激不尽。” 毕竟之前元嘉去请杜蘅,杜蘅没有答应。 因此钟神秀以为这次杜蘅也不会来了。 “夫子,杜蘅来了!”元嘉推开一个房间的门。 元德秀面如白纸一样,没有一丝血色,他躺在一张榻上,看到杜蘅过来,呆滞的目光微微转动。 “来了。” “见过元夫子。”虽然是手下败将,但毕竟是长者,杜蘅还是行了个礼。 元德秀在元嘉的搀扶下,在榻沿上坐了起来,招呼杜蘅:“坐,杜公子。” 杜蘅便在门徒搬来的靠椅,坐在元德秀身前左边的位置,侧坐。 “杜公子那首诗够犀利啊,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杜公子的辩才,老夫所不及也。”元德秀叹息的道。 “倒也不是什么辩才,只是读书遇到了一些问题,向夫子讨教而已。” 元德秀笑了笑,忽然咳嗽起来,元嘉轻轻拍着他的后背。 过了一会儿,他缓解了过来,浑浊的目光看了杜蘅一眼,问道:“老夫才疏学浅,你的问题……回答不了,我甚至都对儒学产生了怀疑。” “孟子不是都说了吗?尽信书不如无书。怀疑是一种很必要的精神。” “说到孟子……杜公子,难道在你眼中,孟子竟一无是处吗?”元德秀眼中似乎带着一种期许的目光,他需要别人的肯定。 尤其需要杜蘅的肯定。 毕竟两次交锋,一次直接交锋,一次间接交锋,杜蘅都将孟子学说批的一无是处。 偏偏,给的理由又很充分,让人无法反驳。 “倒也不是一无是处,像孟子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个思想我就很赞同。” 就是因为这种思想,在杜蘅前世的历史中,孟子熬了一千多年,才被请进孔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