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七章 真正的三赢-《天路客栈》
第(2/3)页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高原牦牛,不是西海、巴蜀西部那些地区的牦牛。这种生活在海拔超过四千五区域的牦牛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要更优秀!
当然,这种噱头在销售的时候也可以作为一个主打广告。对于内地人来讲,海拔越高、自然条件越恶劣的地区出产的东西就越好。
比如说虫草、比如说麝香,又比如说这全部在海拔四千五以上养大的牦牛!
同样的牦牛肉,因为这个噱头,每公斤的售价就有可能提升十元以上!
不用说别的,我家出产的牦牛肉全部都是在海拔四千五以上养育的牦牛!甚至生态牧业都会给每头牦牛建立一个档案卡,会由当曲卡县的相关部门背书,然后等销售牛肉的时候,这些经过政府相关部门验证的档案卡就会摆在顾客的面前。
这样会让顾客更清楚他们买到的牦牛肉是什么情况的。比如说岁数、体重、来自于哪一家牧民、生活的海拔区域……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讨好顾客的销售手段。
现在这些工作正在进行中!
一旦等年底屠宰分割车间开动起来,那么这些最原始的档案卡在未来的销售工作中必然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其实这种方式是刘墨昂他们三个和远在西海的那位金总学的。
一开始金总和当地牧民合作的时候使用的办法是把当地牧民的瘦牦牛在他的草场补饲育肥,然后当地牧民在出售牦牛的时候补偿一部分“育肥费用”。
给牦牛补饲育肥得吃草啊,消耗掉的牧草不也是钱吗?
一开始这种办法还可以,可因为牦牛毕竟是活物,而且一家牧民养的牦牛都不见得是一个品种,所以这就造成了有的牦牛五个月可以育肥一百多公斤,有的牦牛五个月下来体重才增长六七十公斤。
这下牧民可就不干了。
因为牧民卖牛是按照牦牛的体重来卖的,而牧民缴纳的育肥费用则是一定的。
打个比方,一头牦牛牧民需要交纳一千元的育肥费用,可有的牦牛五个月增重一百公斤,有的才增加了六七十公斤。交了同样的钱却达不到增重的标准,人家牧民当然不干了。
所以金总在西海那边创业的时候因为这方面的事情可没少操心甚至是赔钱。
吸收了金总当初的经验教训之后,刘墨昂他们三个在组建念青唐古拉生态牧业的时候,就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生态牧业并不会向当地的牧民收取育肥费用,而是直接和当地牧民合作,合作的对象就是牦牛。
比如说一头两岁龄的牦牛在补饲育肥之前的体重是一百五十公斤,经过五个月的补饲育肥后,这头牦牛的体重达到了三百公斤,那么增加的这一百五十公斤中,有三分之一也就是五十公斤是属于生态牧业的。
按照市场价,这头三百公斤重的牦牛生态牧业收购的话,价格差不多是一万块,但因为其中有生态牧业的一部分,所以生态牧业只需要支付给牧民二百五十公斤的钱,也就是大约八千三左右。少支付的那一千七,就相当于补饲育肥的费用了。
对于牧民来讲,一头牛少收入了一千七,这似乎有点亏,但实际上只要会算账都明白,牧民绝对是占了大便宜。
别的不说,仅仅是从养牛的时间上,牧民就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
还是那句话,如果让牧民放养牦牛,一头牦牛体重达到二百五十公斤最起码得需要四年以上的时间,三百公斤的体重那最少得养五年。就按二百五十公斤来计算的话,养四年卖八千三和养两年通过补饲育肥同样卖八千三,那个合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