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惊世-《陛下,大事不好了》


    第(3/3)页

    那士兵吓得一个哆嗦滚落在地,见江副将越过的铁蹄没踩着自己,刚松了一口气,却又听一声低喝,“让开!”

    喻衍及他身后三千余骑兵风一样跟着江凭阑去了。

    那士兵慌忙让行,惊魂未定地看了看自己完好的手和脚,在骑兵队席卷而过后木着脸喘着粗气,“这都是怎么了?”

    江凭阑一路疾驰,身后骑兵队有条不紊跟紧,她身下马跨过城门,再穿城而过,一直到郊外树林。

    一万大顺兵马就在那里。她蓦然勒马,身后骑兵跟着停下,无数铁蹄扬起又落下,纷飞尘土几乎要遮没了她的眼。

    一阵风吹过,吹散满目烟尘,视线渐渐清晰,她眯起的眼缓缓睁开,缓缓看向对面。

    三十丈开外,林子尽头,天青锦袍之人高踞马上,身在整个大顺军队的最前方,一瞬不瞬凝望着她的方向。

    她握着缰绳的手微微颤抖,眼眶一热忽然就要涌出泪来。

    不用猜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微生玦设了局,令她的骑兵队在回程中与大昭两万步兵来了一场遭遇战,而为了使两边尽可能相互消耗,他又派出一万兵马来了尚原,阻挠喻衍支援的脚步。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局,无论哪边失利对大顺都是好事,可微生玦却不知从何得知带领三千骑兵队诱敌深入的人是她,所以毫不犹豫抛弃到手的战果撤兵。撤兵后他又不放心,于是连夜赶来这里,并非意图再战一场,只是想亲眼看到她平安无事归来。

    为了看她一眼,领着一万兵马来回敌军大本营,也只有他微生玦做得出来。

    分离近一年半,他在西厥运筹帷幄,她在皇甫步步惊心,五百多个日夜,时间被拉得无比漫长,他们分不出神来思念对方,因为随时都可能面临危险,甚至面临死亡。

    如今,他们相见了,隔着一片林子,隔着数万兵马,隔着对立的政治立场,相见了。

    江凭阑忽然觉得时间其实没有那么漫长,这一眼望去,恍惚间又似看见他明眸皓齿,珠玉肌肤,斜飞似剑的眉,还有笑起来时露出的一口白牙。

    恍惚又是那一年冬夜初遇,他望着冷得发抖的她,出言调笑:“姑娘,看你衣物单薄,曲线玲珑,可要借我披氅一用?”

    又或者是普阳城天岩塔,他为了救她重伤,却还怕她担心,故意开玩笑:“五脏六腑都震碎了,你多给我抱会,兴许能好。”

    隔着一片林子如何,隔着数万兵马如何,隔着对立的政治立场又如何?

    看似天涯,其实咫尺。

    她忽然笑起来,笑得那样由衷,笑得那样灿烈。

    微生玦也弯了弯嘴角,随即扬起手,向她比了一个朝上的大拇指。

    她“噗嗤”一下笑出声,丝毫不介意身后那些骑兵看她奇怪的眼神,也扬起手,还了他一个朝上的大拇指。

    两边的军队都悄悄出现了小范围的骚动,人人不解,这个“朝上的大拇指”是个什么意思,难道说……大顺要和皇甫正式开战了?

    据说后来,这一幕细节传之甚远,而关于真相的说法也越来越多。有人说,大顺元帅解释,这个手势的意思是“和平休战”。也有人说,皇甫宁王妃表示,这个手势的意思是“放你一马”。

    当然,这是后话了。

    微生玦缓缓搁下手,扯了一把缰绳似乎要拨转马头,动作做到一半却又停住,重新看向了江凭阑。

    江凭阑眼见着他不肯走,又担心尚原军营里那些不安分的高层将领前来请战,要求与大顺打一场,只得高声喊:“久闻卫元帅大名,今日一见果真风流倜傥,一表人才!”说完就在心里默念:都夸你帅了,能不能走了?

    微生玦闻言朗声一笑,“谬赞谬赞!在下也曾听闻,你皇甫军中多仪表堂堂之将才,今日一见才知名不虚传!”

    她翻一个白眼,继续软磨硬泡,“卫元帅,您站了一宿不累?天亮了,该回去吃早食了。”说完又在心里默念:都关心你肚子饿不饿了,能不能走了?

    微生玦摸了摸肚子,“阁下所言是极!来日吃饱了,再与你皇甫好好战上一战!众将士听令,即刻撤军!”

    他说罢便拨转马头,心情很好地走了,一年多不见,凭阑真是越发会说话了,他很满意。

    皇甫骑兵愣愣望着驻扎了大半夜的一万兵马灰溜溜撤退的身影,都有些瞠目。

    事后,有人将当日大顺卫元帅与宁王妃的对话做了个记录,并广招军中谋士参与探讨,誓要分析出,宁王妃是如何以短短两句话斥退大顺铁蹄的,这一言一语间又究竟隐藏了怎样的智慧。

    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位令敌军望而生畏闻风丧胆的少年元帅在打马离开后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番筋骨,苦着脸对身旁人感慨道:“带了一万小弟,苦苦等了大半夜,这丫头如今排场可真大,看一眼都不容易,哎!”


    第(3/3)页